- 免费试听
- 直播公告
10月28日 16:00-18:00
详情9月19日 19:30-21:00
详情公卫执业医师备考高频考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信是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生想看的备考资料,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汇总内容如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征。
临床表现
潜伏期1~7日,平均2~3 日。按病情轻重和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四种临床类型。
1.普通型 约占全部病例的90%,病程分为四期。
上呼吸道感染期 |
多数无症状,部分有咽痛、鼻咽部黏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咽拭子培养可发现脑膜炎球菌。此期持续1~2日。 |
败血症期 |
起病急骤,高热伴畏寒、头痛、呕吐、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烦躁不安,偶有关节痛。此期的特征性表现是瘀点或瘀斑,最早见于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大小不一,多少不等,分布不均,以肩、肘、臀等易受压处多见,色泽鲜红,后变为紫红。少数先为淡红色斑丘疹,而后迅速转为瘀点或瘀斑。病情严重者瘀点、瘀斑迅速扩大,其中央因血栓形成出现紫黑色坏死或形成大疱,如坏死累及皮下组织可留瘢痕。多数患者于12~24小时发展致脑膜炎期。 |
脑膜炎期 |
在败血症基础上头痛加剧,频繁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惊厥、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此期特征性表现为脑膜刺激征阳性(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婴幼儿患者除高热、呕吐、烦躁、拒食外,咳嗽、腹泻、惊厥较成人多见,脑膜刺激征常缺如,老年人群由于免疫力及反应性下降,并发症多。 |
恢复期 |
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各种症状逐渐消失,皮疹大部分被吸收。一般1~3周痊愈,约10%患者出现口唇疱疹。 |
2.暴发型 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根据表现可分为三型。
休克型 |
高热起病,短期内出现遍及全身的瘀点,并迅速扩大融合为瘀斑。出现休克症状,多在病后24小时内发生。早期表现为面色苍白,唇周及肢端发绀,手足发凉,皮肤发花,呼吸急促,脉搏细速,血压稍低,尿量减少。晚期则上述循环衰竭症状加重,血压下降至测不出,尿量明显减少至无尿,甚至有神志变化。此型瘀点涂片、血培养多为阳性。但多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亦无显著异常 |
||
脑膜脑炎型 |
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喷射性呕吐,反复或持续惊厥、迅速进入昏迷。急性脑水肿患者伴有血压增高,脉搏缓慢,脑脊液压力增高。部分患者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快慢不一、深浅不均、呼吸暂停等节律的变化)或脑疝。 |
||
混合型 |
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暴发型的临床表现,病情极为严重。 |
||
轻型 |
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病变轻,多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出血点少。脑脊液检查一般无明显改变,咽拭子培养可发现有脑膜炎球菌生长。 |
||
慢性型 |
发病率低,多见于成年患者,病程可迁延数周至数月。表现为间断发冷、发热,每次发热后常成批出现皮疹或瘀点,常伴关节痛、脾大、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血培养可呈阳性。 |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 |
本病主要见于儿童,多发生于冬春季,当地有流脑发生或流行 |
临床表现 |
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脑膜刺激征阳性等 |
实验室检查 |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一般在(15~40)×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但在病程早期,脑脊液仅有压力增高,外观正常,后期呈混浊,细胞数增高,可>1000×106/L。分类以多核细胞为主,蛋白明显增高,糖和氯化物减低。皮肤瘀点或脑脊液涂片发现革兰阴性球菌,脑脊液或血培养阳性可确诊。 |
治疗:
一般治疗 |
注意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保持每日尿量在1000ml以上。 |
病原治疗 |
青霉素G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成人800万U,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儿童20万~40万U/(kg·d),分3次静脉滴注。此外,也可选用三代头孢菌素或磺胺类药物。 |
对症治疗 |
有颅内压高者可应用20%甘露醇脱水;高热可用物理或药物降温;惊厥可用10%水合氯醛灌肠或地西泮。 |
预防措施:
1)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期就地呼吸道隔离和治疗。一般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日。对与患者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
(2)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衣被,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和探亲访友。
(3)菌苗注射,目前使用A群和C群多糖菌苗预防。
(4)药物预防:因国内流行菌群以A群为主,可采用磺胺做预防。
推荐阅读:
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科目之《妇女保健学》重点、习题汇总
以上是“公卫执业医师备考高频考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更多辅导资料、模拟试题尽在医学教育网公卫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