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立即扫码添加微信
疾病的主穴与配穴80% 笔试49病;技能18病 | 每个疾病的主穴都有助记方式(理解+趣记) |
辨证配穴(总结) | |
腧穴定位(2-3) | 笔试179穴;技能90穴 |
腧穴主治(2-3) | 1近治;2远治;3归经;4特定穴属性;5特殊作用。 |
特定穴(2-3) | 井荥输经合,原络郄,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 |
其它操作(2-3) | 1针提插捻转的补泻方法;异常情况处理; 腧穴操作。 2灸法;拔罐;头针 |
1.经络系统组成 | 经脉+络脉 |
2.十二经脉 | 1名称,2分布,3与脏腑器官的联络,4循行与交接,5子午流注 |
3.奇经八脉 | 1循行,2作用 |
4.十五络脉 | 1分布,2作用 |
5.十二经别 | 1分布,2作用 |
6.十二经筋 | 1分布,2作用 |
7.十二皮部 | 1分布,2作用 |
头后部枕部 | 手足太阳经 | 天柱、昆仑、后溪 | 羌活、蔓荆子 |
巅顶 | 足厥阴经 | 四神聪、百会、太冲 | 藁本、吴茱萸 |
头侧 | 手足少阳经 | 率谷、外关、足临泣 | 川芎 |
额、眉棱骨 | 足阳明经 | 印堂、内庭 | 白芷,葛根 |
经脉名称 | 联络的脏腑 | 联络的器官 |
手太阴肺经 | 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还循胃口 | 喉咙 |
手阳明大肠经 | 属大肠,络肺 | 入下齿,夹口,鼻 |
足阳明胃经 | 属胃,络脾 | 起于鼻,入上齿,环口夹唇,循喉咙 |
足太阴脾经 | 属脾,络胃,流注心中 | 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
手少阴心经 | 属心,络小肠,上肺 | 夹咽,系目系 |
手太阳小肠经 | 属小肠,络心,抵胃 | 循咽,至目内外眦,入耳中,抵鼻 |
足太阳膀胱经 | 属膀胱,络肾 | 起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络脑 |
足少阴肾经 | 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 | 循喉咙,夹舌本 |
手厥阴心包经 | 属心包,络三焦 | |
手少阳三焦经 | 属三焦,络心包 | 系耳后,出耳上角,入耳中,至目锐眦 |
足少阳胆经 | 属胆,络肝 | 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出耳前 |
足厥阴肝经 | 属肝,络胆,夹胃,注肺 | 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 |
统率主导作用 | 督脉总督一身阳经;任脉妊阳一身阴经;冲脉涵养十二经脉气血;带脉约束纵行诸经;阴维脉主一身之里;阳维脉主一身之表; 阴阳跷脉调解下肢运动与寤寐 |
沟通联络作用 | 督脉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交会之处, 任脉关元、中极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 冲脉加强了足阳明与足少阴经之间的联系, 带脉联系着纵行于躯干的各条经脉等。 |
蓄积渗灌作用 | 十二经和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储蓄气血; 十二经脉生理功能需要时,奇经可以供应气血 |
奇经八脉 | 循行分布概况 | 作用及临床意义 |
任脉 | 胸,腹,颏下正中 | 妊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故称阴脉之海 |
督脉 | 腰,背,头面正中 | 督养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 |
冲脉 | 与足少阴肾经并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经等联系 | 涵蓄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或血海 |
带脉 | 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 约束纵行诸经 |
阴维脉 | 起于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 | 维系全身阴经 |
阳维脉 | 起于足跗外侧,并足少阳上行,至项后合于督脉 | 维系全身阳经 |
阴跷脉 | 起于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汇合 | 调节下肢运动,司寤寐 |
阳跷脉 | 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汇合 | 调节下肢运动,司寤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