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立即扫码添加微信
要点 | 临床表现 | 意义 |
得神 (有神) |
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 提示精气充盛,体健神旺。健康,或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
少神 (神气不足) |
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 | 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常见于虚证患者,或病后恢复期病人。 |
要点 | 临床表现 | 意义 | |
失神 (无神) |
①精亏神衰 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著骨,动作艰难。 |
脏腑精气亏虚已极,正气大伤,功能活动衰竭。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 病重 |
②邪盛神乱 神昏谵语,躁扰不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然昏倒,双手握固,牙关紧闭。 |
气血功能严重障碍, 气血津液失调,多见于急性病患者,亦属病重。 |
要点 | 临床表现 | 意义 |
假神 | ①久病、重病患者,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志清楚,想见亲人,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 | 脏腑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常见于临终之前,为死亡的预兆。 |
②原本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但却浮光外露,目睛直视; | ||
③久病面色晦暗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 | ||
④原本身体沉重难移,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 | ||
⑤久病脾胃功能衰竭,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等。 | ||
神乱 | 焦虑恐惧: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不宁,不敢独处。 | 心胆气虚,心神失养,常见于卑惵、脏躁。 |
狂躁不安:毫无理智,躁动不宁,胡言乱语,少寐多梦,打人毁物,不避亲疏。 | 痰火扰乱心神,常见于狂病。 | |
淡漠痴呆: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 | 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常见于癫病、痴呆。 | |
猝然昏倒: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移时苏醒,醒后如常。 | 脏气失调,肝风挟痰上逆,蒙蔽清窍,属痫病。 |
病人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属于 A.失神 B.得神 C.少神 D.神乱 E.假神 | ||
![]() | ||
![]() |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失神之精亏神衰的临床表现: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著骨,动作艰难等。 |
下列各项,属于失神表现的是 A.颧赤如妆 B.呼吸平稳 C.壮热面赤 D.目珠灵活 E.撮空理线 | ||
![]() | ||
![]() | ||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失神: 精亏神衰的临床表现: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著骨,动作艰难等。 邪盛神乱的临床表现:神昏谵语,躁扰不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然昏倒,双手握固,牙关紧闭等。 |
病人目光乏神,面色淡白少华,少气懒言,食欲减退属于 A.神乱 B.假神 C.失神 D.少神 E.得神 | ||
![]() | ||
![]() |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少神的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等。 |
下列除哪项外,均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A.目暗睛迷 B.舌苔骤剥 C.脉微欲绝 D.抽搐吐沫 E.昏迷烦躁 | ||
![]() | ||
![]() |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抽搐吐沫属于痫病的主要表现,属于神乱,不提示病情严重。 |
假神的病机是 A.精神亏损 B.机体阴阳严重失调 C.脏腑虚衰,功能低下 D.精气衰竭,虚阳外越 E.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 ||
![]() | ||
![]() |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假神提示脏腑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 |
要点 | 意义 |
常色 |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和有神气的表现。 常色有主色和客色之分。 |
主色 | 指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一生基本不变。 |
客色 | 因外界因素的不同,或生活条件的变化,人的面色而有相应变化。 春季面色稍青,夏季面色稍红,长夏面色稍黄,秋季面色稍白,冬季面色稍黑。 |
病色 | 人体在疾病状态下面部表现的色泽。以晦暗或暴露为特点。 观察病色的关键在于分辨面色的善、恶。 |
善色 | 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 其病易治,预后较好。 |
恶色 | 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 病变深重,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 其病难治,预后较差。 |
病色 | 主病 | 临床表现 | 意义 | |
赤色 | 热证 戴阳证 |
满面通红 | 外感发热,实热证 | |
两颧潮红 | 虚热证 | |||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颧颊部嫩红如妆、游移不定 | 戴阳证 | |||
白色 | 虚证 (血虚、气虚、阳虚) 寒证 失血证 夺气 |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 | 血虚证,失血证 | |
面色㿠白 | 阳虚证 | |||
面色㿠白而虚浮 | 阳虚水泛 | |||
面色苍白(白中透青) | 亡阳,大失血,实寒证 | |||
黄色 | 脾虚 湿证 |
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萎黄) | 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 |
面黄虚浮(黄胖) | 脾气虚衰,湿邪内阻 | |||
面黄鲜明如橘皮色(阳黄) | 黄疸 | 湿热熏蒸 | ||
面黄晦暗如烟熏色(阴黄) | 寒湿郁阻 | |||
青色 | 寒证 气滞 血瘀 疼痛 惊风 |
面色淡青或青黑 | 寒盛、痛剧 | |
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 | 心阳暴脱、心血瘀阻 | |||
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 | 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肺气闭塞,呼吸不利 | |||
面色青黄(苍黄) | 肝郁脾虚 | |||
小儿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色青 | 惊风或惊风先兆 | |||
黑色 | 肾虚 寒证 水饮 血瘀 疼痛 |
面黑暗淡 | 肾阳虚 | |
面黑干焦 | 肾阴虚 | |||
眼眶周围色黑 | 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 |||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 瘀血日久 |
下列各项,不属面色青主病的是 A.寒证 B.惊风 C.湿证 D.气滞 E.血瘀 | ||
![]() | ||
![]() |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和惊风。 |
面色黑而干焦,多见于 A.肾阳亏虚 B.肾阴亏虚 C.瘀血内阻 D.水饮内停 E.心阳虚衰 | ||
![]() | ||
![]() |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面黑干焦者,多属肾阴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