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立即扫码添加微信
研究对象 | 人群 |
关注的事件 | 包括疾病与健康状况 |
主要研究 | 内容包括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评价效果 |
目的 | 防治疾病、促进健康 |
原理 | 特点 |
疾病分布论 | 分析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 |
病因论 | 探讨人群中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各种原因 |
健康-疾病连续带理论 | 机体由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疾病的预防控制理论 | 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规律,疾病预防控制可以采取三级预防措施 |
疾病流行数理模型 | 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的变化规律 |
原则 | 备注 |
群体原则 | 在人群中宏观地考察事物的动态变化是流行病学区别于其他医学学科最显著的特点 |
现场原则 | 流行病学研究的人群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群,因此常把一群人与周围的环境(现场)联系起来,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
对比原则 | 通过对比来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考察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
代表性原则 | 当选取全人群其中的一部分人作为研究对象时,这个样本要有代表性。代表性的特征,一是样本的产生是随机的,二是样本要足够大 |
损伤程度 | 组别 | 病例数 | 无效 | 有效 | 显效 | 治愈 | 治疗总有效率 |
完全性 | 研究组 | 25 | 7 | 3 | 6 | 9 | 18(72.0) |
对照组 | 25 | 14 | 2 | 5 | 4 | 11(44.0) | |
不完全性 | 研究组 | 25 | 1 | 2 | 4 | 18 | 24(96.0) |
对照组 | 25 | 2 | 2 | 5 | 16 | 23(92.0) |
损伤程度 | 组别 | 病例数 | 平均住院天数 |
完全性 | 研究组 | 25 | 19.17±2.81 |
对照组 | 25 | 20.56±3.97 | |
不完全性 | 研究组 | 25 | 11.09±2.11 |
对照组 | 25 | 18.05±3.76 |
方法 | 概念 | |
观察法 | 描述流行病学 | 揭示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现象 |
分析流行病学 | 找出影响分布的决定因素 | |
实验法 | 临床研究 | 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 |
现场研究 | 以未患病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 |
理论流行病学 | 通过对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与影响因素之间内在关系的深入研究,建立数学模型以描述疾病流行规律、预测疾病流行趋势、检验疾病防治效果 |
概念 | 关键词 | |
发病率 | 一定期间内(1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新发的病例数÷暴露人口数) | 1年,新发 |
罹患率 | “罹”忧患、苦难之意,意思基本和发病率相同,罹患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新发病例 | 1周,1个月,短时间,新发 |
患病率 | 特定时间里,被观察的总人口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值,适于病程长的慢性病 | 新+旧,慢性病,目前 |
续发率 | 又称二代发病率,一个家庭、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 潜伏期 |
感染率 | 某个时间内被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 一定时间、感染者 |
病残率 | 一定的期间内,某人群中实际存在病残人数的比例 | 残疾+1年 |
病死率 | 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 一种病因+死亡+1年 |
死亡率 | 指在一定期间(通常为1年)内,某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 多种病因+死亡+1年 |
存活率 | 生存率,指随访期终止时仍存活的病例数与随访期满的全部病例数之比 | 存活所占比 |
A.罹患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感染率 E.发病比 衡量人群中在一周,一月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采用的指标为 衡量人群中在1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采用的指标为 | ||
![]() | ||
![]() | ||
『正确答案』A;B |
当某种疗法能延长某病的生存期但不能使其彻底治愈时,将出现 A.该病的发病率将升高 B.该病的死亡率将降低 C.该病的患病率将升高 D.该病的发病率将降低 E.该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都降低 | ||
![]() | ||
![]() | ||
『正确答案』C |
某地区欲找出对病人的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以便制定防治对策,需要计算和评价的统计指标为 A.某病病死率 B.某病患病率 C.某病死亡率 D.某病患病构成比 E.某病发病率 | ||
![]() | ||
![]() | ||
『正确答案』A |
概念 | 关键词 | |
散发 | 某病发病率维持历年的一般水平,病例间无明显的时、空联系和相互传播关系 | 不多,无关联,=历年水平,如卫生部:目前禽流感疫情处于散发状态 |
流行 | 发病率(1年的)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3~10倍 | 显著,1年,>历年水平如流感 |
大流行 | 短时间超过地区界 | 省界、国界、洲界,如SARS |
暴发 | 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患者的现象 | 单位,短时间患者,如食物中毒 |
2003年春,我国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很快波及到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 A.暴发 B.大流行 C.季节性升高 D.周期性流行 E.长期变异 | ||
![]() | ||
![]() | ||
『正确答案』B |
概念 | 举例 | ||
时间分布 | 疾病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致病因素的动态变化,也反映了人群特征的变化 | 短期波动 | 传染病、食物中毒 |
季节性 | 乙脑、流脑 | ||
周期性 | 流感隔几年大流行一次 | ||
长期变异 | 胃癌、肠癌、DM增多,宫颈癌减少 | ||
地区分布 | 不同地区自然、社会环境不同→致病因子分布差异→某种疾病高发 | 如城乡差距,城市肺癌多,农村肺癌少;如南方胃癌多,北方高血压多 | |
人群分布 | 年龄、性别、职业、行为等有可能是疾病危险因素,研究有助于确定危险人群和探索病因 | 如:麻疹儿童多,SLE女人多,冠心病男人多等 |
A.短期波动 B.长期变异 C.聚集性 D.季节性 E.周期性 肠道传染病夏秋高发,其时间分布有 DM发病率近十五年来持续升高,其时间分布 某托儿所2天前出现群体食物中毒,其时间分布有 | ||
![]() | ||
![]() | ||
『正确答案』D;B;A |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盲法 B.是否有人为干预 C.统计学检验 D.设立对照组 E.不设立对照组 | ||
![]() | ||
![]() | ||
『参考答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