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立即扫码添加微信
特点 | 种类 | |
非细胞型微生物 | 无典型细胞结构,仅含一种核酸类型RNA或DNA,只能在活细胞中繁殖 | 病毒、阮粒 |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双链DNA和RNA组成,无完整的核膜、核仁、有核糖体,无内质网、线粒体等 |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 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能在体外生长繁殖 | 真菌 |
有完整细胞核的微生物是 A.立克次体 B.放线菌 C.细菌 D.真菌 E.衣原体 | ||
![]() | ||
![]() | ||
『正确答案』D |
属于原核细胞型的一组微生物是 A.酵母菌、淋病奈瑟菌 B.放线菌、破伤风梭菌 C.链球菌、念珠菌 D.隐球菌、结核分枝杆菌 E.小孢子菌、大肠埃希菌 | ||
![]() | ||
![]() | ||
『正确答案』B |
大小 | 微米(μm)(测量单位) | ||
形态 | 球菌 | 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和八叠球菌等 | |
杆菌 | 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等 | ||
螺形菌 | 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 | |
螺菌 | 鼠咬热螺菌 | ||
弧菌 | 霍乱弧菌 |
结构 | 特点及功能 |
细胞壁 | 主要组分为肽聚糖,功能是维持菌体外形,维持渗透压,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细菌和立克次氏体的细胞壁中含肽聚糖 |
细胞膜 | 功能:渗透和运输作用;呼吸作用;生物合成(肽聚糖、鞭毛、荚膜等);中介体(参与细菌分裂、细胞呼吸) |
细胞质 | 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含以下颗粒: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胞浆颗粒:储藏营养 ◆异染颗粒:嗜碱性强,染成与细菌其他部分不同的颜色 鉴别细菌,如:白喉杆菌、鼠疫耶尔森氏菌、结核分枝杆菌 ◆质粒(见后) |
核质 | 无核膜、核仁,双股环状DNA和RNA聚合而成 |
特点 | 临床意义 | |
核糖体 |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链霉素和红霉素可与核糖体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增殖 |
质粒 | >>核质外的遗传物质 >>双股环状DNA >>携带某些遗传信息,控制某些遗传性状 | R质粒:耐药性质粒 F质粒:编码性菌毛 Col质粒:产生大肠菌素 ST质粒和LT质粒:产生肠毒素 |
胞质 颗粒 | 本质是细菌贮藏的营养物质,包括多糖、脂类、磷酸盐等 | 异染颗粒为白喉棒状杆菌所特有 |
荚膜 | 具有黏附宿主细胞核抗吞噬等致病作用,具有侵袭力 |
鞭毛 | 是运动器,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 |
菌毛 | 普通菌毛可促使细菌黏附于宿主细胞表面而致病;性菌毛使噬菌体吸附于F+菌,并使后者获取致病物质 |
芽胞 | 抵抗力强,耐高温。为休眠状态,内含生命物质,可以再生。通常以杀死芽胞作为灭菌指标 |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性是 A.抗吞噬性 B.具有毒素活性 C.耐热性 D.黏附性 E.侵袭性 | ||
![]() | ||
![]() | ||
『正确答案』C |
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A.肽聚糖 B.外膜 C.脂蛋白 D.脂多糖 E.类脂 | ||
![]() | ||
![]() | ||
『正确答案』A |
细菌细胞壁的功能不包括 A.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C.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维持细菌形态 E.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 ||
![]() | ||
![]() | ||
『正确答案』C |
代谢产物 | 意义 | |
热原质 | 引起人体发热,为细胞壁的脂多糖 | |
毒素 | 内毒素 | G-菌的脂多糖 |
外毒素 | G+菌产生的蛋白质,毒性强且有高度的选择性 | |
侵袭性酶 | 利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如卵磷脂酶、透明质酸酶等 | |
色素 | 对细菌的鉴别有帮助,如铜绿假单胞菌呈绿色 | |
抗生素 | 用于临床治疗药物 | |
细菌素 | 杀伤近缘细菌,用于细菌分型★★ | |
维生素 | 大肠埃希菌能合成VitB和VitK等 |
应用 | |
焚烧 | 废弃物品、动物尸体等 |
烧灼 |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 |
干烤 | 耐高温的玻璃器皿、瓷器或金属器皿 |
红外线 | 医疗器械和食具的消毒与灭菌 |
方法
|
灭菌条件
|
应 用
|
巴氏消毒法
|
加热至61.1~62.8℃,30分钟或71.7℃,15~30秒,不使蛋白质变性,可杀灭常见致病菌 | 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的消毒 |
煮沸法
|
在1个大气压下,煮沸100℃,5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 如加入2%碳酸钠,则可提高其沸点至105℃,可杀死芽孢 |
常用于餐具及医疗器皿的消毒 |
高压蒸汽灭菌
|
通常在1.05kg/cm2的压力下达121.3℃,维持15~20分钟可杀灭所有细菌芽孢和繁殖体 | 常用于耐高温和耐湿物品的灭菌,如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辅料等 |
方法 | 灭菌条件 | 应用 |
紫外线 | 使细菌DNA链上相邻的嘧啶碱基形成嘧啶二聚体,其中波长为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 | 表面消毒及对空气的消毒 |
电离辐射 | γ射线或β射线损伤微生物的核酸及酶类等的物理灭菌方法 | 不耐热医用品 |
微波 | 靠热效应发挥 | 食品、非金属器械、食品用具、药杯 |
类别 | 药品 | 用途 |
醇类 | 乙醇70%~75% | 皮肤消毒及体温计浸泡消毒 |
重金属 | 0.01%~0.1%硫柳汞 | 生物制品防腐剂 |
氧化剂 | 3%~6%过氧化氢 | 口腔黏膜消毒,冲洗伤口防止厌氧菌感染 |
0.2%~0.3%过氧乙酸 | 手及耐腐蚀物品消毒 | |
氯 | 10%~20%漂白粉 | 地面、厕所及排泄物消毒 |
碘 | 2%碘汀和碘伏 | 皮肤、黏膜等表面消毒 |
季铵盐 | 0.05%~0.1%苯扎溴铵 | 皮肤、黏膜和物品表面的消毒 |
酸碱类 | 生石灰加水 | 排泄物及地面的消毒 |
烷化剂 | 10%甲醛 | 浸泡1小时以上,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
2%碱性戊二醛 | 浸泡1小时,用于各种内镜、导管、口腔科医用器材及透析器械的消毒 | |
0.12%~0.8%环氧乙烷 | 密闭熏蒸6~12小时,用于电子仪器及不耐高温物品的灭菌 | |
甲醛与高锰酸钾液熏蒸 | 密闭熏蒸6小时,用于室内空气、衣物及物品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