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立即扫码添加微信
章节 | |
1.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 | ★★ |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 ★★★ |
3.医疗人际关系伦理 | ★★ |
4.临床诊疗伦理 | ★★★★ |
5.安宁疗护与死亡的伦理 | ★ |
6.公共卫生伦理与健康伦理 | ★ |
7.医学科研伦理 | ★ |
8.医学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伦理 | ★ |
9.医务人员伦理素质的养成 | ★ |
规范 伦理学 |
它通过对人类行为的善恶价值分析,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建构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确定人们的行为标准; 又分为一般规范伦理学和应用规范伦理学 |
元伦 理学 |
又称分析伦理学或理论伦理学。研究伦理学学科本身,元伦理学主要是分析道德语言和道德判断的学科 |
美德 伦理学 |
就是关于人类优良道德的实现,即以行为主体及品德、美德为研究内容的伦理学理论,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 |
描述 伦理学 |
用描述和归纳的方法对社会道德进行经验或事实再现的理论。依据其特有的学科立场和方法对道德现象进行经验性描述和再现,故又称记述伦理学 |
规范性 | 表明其不同于政治、法律规范,而是一种非制度化或内化的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的实现开辟道路 |
实践精神 | 表明其不同于科学、艺术等精神活动,而是以指导人类行动为目的 |
1.效果论:目的论,后果论,功利论;只看行为是否导致“好”的结果 |
边沁:以人人都具有“趋乐避苦”的本性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主张“善或好的东西”就是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的快乐和减少痛苦的行为或事物,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效用原则。 密尔:强调快乐不仅有量上的区别,也有质的区别;不仅有肉体感官上的快乐,而且还有精神上的追求,后者较前者更为高尚。 ——二者皆是“功利主义之父” |
2.义务论:道义论;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即根据哪些标准来判断行为者的行为是正当的,以及行为者应负的道德责任。 |
康德:反对功利主义伦理学依赖经验、主观感觉而寻找道德标准,认为道德体系不必凭借任何经验,而是来自纯粹的理性推理。 他认为,一个行为之所以是道德的,不是因为它引起或产生好的效果或者它能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只有出于义务心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如果以各种偏好作为行为的动机,是不道德的,所以道德的行为就是为了尽自己的义务而去做应当的事情。 |
3.美德论:德性论或品德论,主要研究作为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品格等;美德论以行为者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行为为道德判断的依据。 |
苏格拉底:最早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构建了较完整的美德论理论体系。 中国儒家伦理:也提出“君子”“贤人”“仁人”以至“圣人”等道德理想人格,以及这些理想人格应当具备的一些重要品行。 美德论伦理学旨在指导人们“首先成为一个有同情心、令人尊敬和值得信赖的生命”,并在提醒人类其生命中有某些不需要理由但极其重要的价值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