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立即扫码添加微信
分类 | 特点 |
规范伦理学 | 对人类伦理行为的善恶价值分析,确定人们的行为标准,旨在达到完善社会、完善人类自身的目的 |
元伦理学 | 主要是分析道德语言和道德判断的学科,它并不制定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对任何道德规范、价值都采取中立的立场)——书上没有补充的 |
美德伦理学 | 元伦理学开始走下坡路后,美德伦理学得以复兴。关于人类优良道德的实现,即以行为主体及品德、美德为研究内容的伦理学理论 ,美德伦理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以美德和德性为核心的伦理学理论体系 |
描述伦理学 | 只对道德现象的研究既不涉及行为的善恶及其标准,也不谋求制定行为的准则或规范,只是依据其特有的学科立场和方法对道德现象进行经验性描述和再现 |
理论观点 | 代表人 | 备注 |
效果论(目的论)功利主义 | 边沁、密尔 | 趋乐避苦、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边沁 |
义务论 (道义论) | 康德 | 道德源自理性而不是经验,义务不是来自人性或所处环境,而是来自纯粹推理 |
美德论 (品德论) | 苏格拉底 | 最早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构建了较完整的美德论理论体系 |
伦理价值 | 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 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 |
新健康观四层次 | 身体上 | 生理上健康 |
精神上 | 心理上健康 | |
社会上 | 对社会环境能很好地适应 | |
道德上 | 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以社会认可的道德约束和支配自己,并具有辨别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 |
具体要求 | 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以基层为重点,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人民共建共享。遵循“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健康道德基本原则 |
阶段 | 特点 |
生命神圣论 | 指人的生命不可侵犯、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 |
生命质量论 | 具备一定质量、符合一定标准的生命才是值得保存和保护的生命 |
生命价值论 | 以生命的价值来衡量生命存在的意义,强调生命对社会、人类的价值 |
传统死亡观 | 儒家 | “未知生、焉知死”的人世乐生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的美德至上、超越死亡观 |
道家 |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的生死齐一观 | |
佛家 | 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观 | |
科学的死亡观 | 概念 | 科学地认识死亡,理性地对待死亡的理念 |
要求 | 树立自然归宿信念,正确认识死亡;充实人的生命价值,积极对待人生;消除鬼神作祟臆念,理性面对死亡;减轻消除疾病痛苦,安详度过死亡 |
关于医学伦理学的任务,错误的是 A.反映社会对医学的需求 B.为医学的发展导向 C.为符合道德的医学行为辩护 D.努力解决医学活动中产生的伦理问题 E.满足患者的所有要求和利益 | ||
![]() | ||
![]() | ||
『正确答案』E |
“医乃仁术”是指 A.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 B.道德是医学活动中的一般现象 C.道德是医学的非本质要求 D.道德是医学的个别性质 E.道德是个别医务人员的追求 | ||
![]() | ||
![]() | ||
『正确答案』A |
从伦理学上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在本质上反映了 A.医疗技术的进步 B.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观念 C.重视人的内在价值 D.重视人的心理健康 E.医学道德的进步 | ||
![]() | ||
![]() | ||
『正确答案』E |
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 A.公民道德问题 B.临床医学问题 C.公共道德的学说和体系 D.生命科学的发展 E.医学实践中的道德问题 | ||
![]() | ||
![]() | ||
『正确答案』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