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都有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药物的的理化性质和体液pH值
脂溶性药物或水溶液小分子药物均易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水溶液大分子药物或离子型药物则难以透出血管壁进入组织。如右旋糖酐由于其分子体积较大,不宜透出血管壁,故静脉注射后,一方面可补充血容量,另方面通过其胶体参透压作用,吸收血管外的水分而扩充血容量。
体液pH也能影响药物的分布,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pH约为7.0,细胞外液约为7.4.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解离较少,易透过细胞膜,因此在细胞内的浓度略低于细胞外液;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升高血液pH可使弱碱性药物向细胞内转移,弱碱性药物向细胞外转移,如苯巴比妥中毒时,应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液,有利于药物自脑组织向血浆中转移及促进药物自尿排出。
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在血液中总有或多或少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结合型药物,由于分子量变大,不宜跨膜转运,从而影响药物的分布和排泄。药物与血液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结合后暂时失去药理活性,未结合的药物为游离型,具有药理活性。结合型药物游离性药物以一定比例处于动态平衡,当游离性药物被转化或排泄,血药浓度降低时,结合型药物可自血浆蛋白释出呈游离型。药物不同,其血浆蛋白结合率也不同,结合率高的药物,生效慢、作用时间较长。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竞争与同一蛋白结合而成发生置换现象。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有些药物与某组织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使药物在其中的浓度较高,从而表现出药物分布的选择性。如碘在甲状腺中的浓度比血浆中浓度高约25倍。
4、血脑屏障与胎盘屏障
血脑屏障是指血浆与脑细胞或脑脊液间由特殊细胞构成的屏障,这是大脑自我保护机制。药物只有通过血脑屏障才能进入脑组织,此屏障能阻止某些大分子、水溶性和解离性药物通过;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当脑膜有炎症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使某些药物易进入脑脊液中。如青霉素一般难以进入脑脊液,但在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浓度。
胎盘屏障是由胎盘将母体与胎儿血液隔开的屏障,其通透性与一般细胞相似,脂溶性高的药物易通过,解离度高的药物则难通过。有些药物对胎儿有毒性或者易导致畸形,故孕妇用药应慎重。
5、体重与药物分布浓度的关系
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上,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量常用表观分布容积(Vb)来表达,它可被看作是形成血浆或血清中药物浓度时所需要的体内容积。Vb是与一般生理概念无关的假象容积,它是体内药物除于血浆(或血清)药物浓度所得的值,与患者体重有关。
计算公式:
Vb(L/kg)=D(体内药量)/C(血药浓度)
编辑推荐:
以上“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都有什么?”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