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发病机制”的内容,有很多药学职称考生都比较关注,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休克Ⅰ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考点)
(1)微循环改变:使儿茶酚胺增加,作用于α受体,使皮肤、内脏血管痉挛。作用于β受体,使A-V短路开放;微循环处于严重的缺血、缺氧状态。
血管痉挛→少灌少流→缺血缺氧。
微血管痉挛,前阻力>后阻力。
(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2.休克Ⅱ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考点)
(1)微循环改变:前舒后缩—灌多流少—淤血缺氧
(2)机制:微循环淤血,后阻力>前阻力。
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容易发生DIC
①小动脉平滑肌在酸中毒时对CA敏感性ˉ→微血管舒张;
②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组胺、腺苷、激肽→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血液浓缩→减慢血流速度、加重血液瘀滞;
③血液瘀滞:白细胞黏附于微静脉→增加了微循环流出通路的血流阻力→毛细血管中血流瘀滞。
3.休克Ⅲ期(微循环衰竭期、DIC期)
(1)微循环改变:严重淤滞→不灌不流→功能衰竭。
(2)机制:DIC形成。
1)微血栓阻塞微循环通道,使回心血量锐减;
2)凝血、纤溶过程中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某些补体成分,增加血管通透性,微血管舒缩功能紊乱;
3)DIC出血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加重循环障碍;
4)器官栓塞梗死,其功能障碍。
推荐阅读:
以上“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发病机制”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