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是什么?医学教育网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
中药炮制是我国医药学中一门传统的制药技术,它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及药材自身性质,对中药进行各种加工和处理。科学的炮制能减毒增效,而不科学的炮制往往使药材有效成分丧失,甚至增加毒副作用。明代陈嘉谟在其《本草蒙筌》的“制造资水火”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我国的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序录中就有“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由此可见,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加以重视。
1 中药净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药物在切制、炮炙、调配及制剂前,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和杂质,以符合用药要求。如《金匮玉函经》指出:“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又须共花须实,依方拣采,治削,极令洁净……”提出了入药部位、净度要求,应根据方药具体目的分别进行选择,分离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清除夹杂物,以提高药物质量,保持和稳定药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由于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一些药物常含有泥沙、杂质、非药用部位或混有其他植物,必须经过挑、筛、簸、洗、漂、刷等方法,分离和去除杂质及非 药用部分,达到一定的药用净度标准,充分发挥疗效。如洗去乌梅、大枣、川贝母中的泥、沙;漂去海藻昆布中的盐分;簸去车前子、莱菔子、葶苈子中的杂质等。如果中药材不注意纯净处理,很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如唐代《新修本草》载:“凡使枇杷叶须火布拭去毛,毛射人肺令咳不已。”前人认为人参芦头能使人吐,元代吴绶说:“人弱者以参芦可代瓜蒂也。”又如麻黄和麻黄根,前者以草质茎入药,发汗解表;后者以根入药,收敛止汗,作用完全不同,必须分离,分别药用。可见,如果中药材不注意净制,就会使中药饮片达不到药用净度标准,影响疗效的发挥。
2 中药切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切制是将净选后的药材用水处理,俟其软化,用一定刀具切制成片、丝、段、块等形状,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利于炮炙、制剂、调配、贮存,便于鉴别。干燥的药材切制前必须进行适当水处理,使其吸收一定量水分,造成质地软化,以利于切制。要根据季节、温度、药材的种类及质地情况,选用合适的水处理法,才能使药物有效成分损耗少,切出的饮片完整、光亮。如大黄、何首乌、泽泻等,不易一次润透,需反复闷润能软化;还有些药材,如昆布、海藻、肉苁蓉,本身含多量盐分,不宜直接入药,切制时要用水多次浸漂至基本无咸味,方能切制。
另外,饮片的大、小、粗、细、长、短、厚、薄应按临床用药的要求进行。质地致密、坚实者,宜切薄片,如乌药、槟榔、白芍等;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切厚片,如山药、天花粉、黄芪等;还有些药材,为了突出鉴别特征,或为了饮片外形的美观以及方便切制、炮炙,可视不同情况选择直片、斜片、块等。比如桂枝、白芍常常配伍应用,如果厚度差异过大,在煎煮共溶过程中会发生较大的差异,达不到临床预期的用药效果。
3 中药炮炙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中药炮炙是将净制、切制后的药材,经过加热或与液体辅料共同加热,使辅料炙入药材组织内的处理方法。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其中不少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的炮炙处理,才能更符合治疗需要,充分发挥药效。尤其是毒剧药,其生品含毒性成分多,副作用大,临床应用不安全,需通过炮炙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使服用后不致产生不良反应。如半夏生用能使人呕吐、咽喉肿痛失音,炮炙后减低毒性并缓和药性,清半夏用矾制长于化痰,姜半夏善于止呕,法半夏用甘草和石灰制偏用于寒痰。又如乌头,生品中含有乌头碱,毒性极强。乌头碱性质不稳定,容易水解成毒性较小的生物碱,所以,加热、水处理都能使其毒性降低。可见,药材经过炮炙可降低其毒性和副作用。
炮炙还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适合临床需要。以黄柏为例,生黄柏主泻实火、燥湿,一般用来治疗足膝痿软无力,小便赤黄等症;而酒炙后主泻上焦之火,一般可用来治口舌生疮及头面部的病患;盐炙后主降相火,滋肾水,一般用来治疗阴虚盗汗、梦遗滑精等症;蜜炙后主泻中焦之火,且不伤脾胃,一般用来治五心烦热等症;而炒炭则偏于止血,一般用来治疗痔瘘、崩漏不止等症。用不同方法对黄柏进行炮制,其临床功用也不同。对此,前人有“生用降实火,蜜炙则庶不伤中,炒黑止崩带,酒炙后治上,蜜炙治中,盐炙治下”的总结。
有些药物炮炙后还可以提高疗效,如蜜炙款冬花,由于蜂蜜的协同作用,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作用;羊脂炙淫羊藿可增强其治疗阳痿的效能。
综上所述,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十分密切,只有合理炮制,才能提高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可靠。